惠来县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投产,草莓立体种植亩产创新高,亩产达传统5倍
近日,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仙庵镇的一处光伏农业大棚正式投产,该大棚采用先进的立体种植技术,成功实现了草莓的高产。据了解,该大棚的草莓亩产达到了传统种植的5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位于该镇的一片开阔地,占地面积约10亩。大棚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既为草莓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又实现了绿色环保。在光伏发电的同时,大棚内部还配备了先进的灌溉、施肥、温湿度控制系统,为草莓的生长创造了优越的环境。
立体种植技术是此次大棚草莓高产的关键。该技术通过在垂直空间内搭建种植架,将草莓种植在架子上,实现了草莓的密集种植。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立体种植具有以下优势:
1. 提高土地利用率:立体种植将草莓种植在垂直空间内,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 提高产量:立体种植使得草莓植株更加密集,光照、水分、肥料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草莓的产量。
3. 降低病虫害风险:立体种植使得草莓植株之间距离较远,通风透光条件良好,有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4. 方便管理:立体种植便于草莓的采摘、施肥、灌溉等管理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内,草莓植株整齐排列在种植架上,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据了解,该大棚内的草莓品种为“红颜”,是近年来我国草莓种植市场上备受喜爱的品种。通过立体种植技术,该品种的草莓亩产达到了5000公斤,是传统种植方式的5倍。
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的成功投产,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的成功投产,也体现了我国在新能源和农业领域的融合发展。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相结合,既能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又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惠来县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探索新能源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价值,助力我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