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普宁中药材扶贫基地水肥一体化技术革新,亩产提升40%助力农民增收

揭阳新闻网 阅读:5 2025-08-11 09:14:26 评论: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揭阳市普宁市的中药材扶贫基地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该基地实现了亩产提升40%,为当地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揭阳普宁中药材扶贫基地位于普宁市某山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中药材种植的理想之地。然而,传统的种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水资源浪费、肥料利用率低等,严重制约了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地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引入了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灌溉和施肥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技术,通过管道将水肥混合液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了精准灌溉和施肥。这种技术具有节水、节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优点,对于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普宁中药材扶贫基地的亩产得到了显著提升。据基地负责人介绍,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中药材的亩产提高了40%,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还改善了土壤环境。在传统种植方式下,大量化肥的施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生长。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精准施肥,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土壤污染风险,为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还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在技术实施过程中,基地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设备安装、维护和管理,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基地还定期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使他们在掌握新技术的同时,增加了收入。

普宁中药材扶贫基地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借鉴。在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成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中药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之,揭阳普宁中药材扶贫基地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亩产提升40%的显著成果,为当地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还改善了土壤环境,为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在更多地区得到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揭阳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揭阳新闻网提供新闻、政务、生活等20+频道服务,助力企业推广与市民信息获取。比喻:像“城市信息枢纽”,连接政府、企业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