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新材料联盟成立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5年7月3日,揭阳市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这座粤东制造业重镇在新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入新阶段。这一联盟的诞生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揭阳近年来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整合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资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的缩影。从授牌省级创新型企业到银企融资协议签订,从直播间里的企业推介到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系列动作背后折射出揭阳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雄心。
新材料联盟的"四梁八柱"架构
作为联盟的核心支撑,揭阳高新区同步搭建了八大创新平台,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体系。其中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由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本地龙头企业东粤化学、驰阳环保等联合组建,重点突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这种"高校尖端研发+企业产业化落地"的模式,犹如为实验室成果架设了通往生产线的快速通道。而榕江实验室新材料加工应用中试基地的建成,则填补了从实验样品到批量生产的关键环节,相当于为科技成果转化建造了"试车场"。
大南海石化区的"磁场效应"
距离联盟成立地40公里外的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正以6.5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为画布,绘制着世界级新材料基地的蓝图。这里如同巨大的产业磁铁,已吸引巨正源新材料基地、伊斯科碳四碳五高端新材料等重大项目落户,总投资额超百亿元的项目集群形成"超级炼化航母"战斗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项目,该项目将城市垃圾转化为高端新材料原料,堪称"点废成金"的典范。产业研究人员分析,这种循环经济模式既能降低原材料成本,又符合双碳战略要求,预计可使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12-15%。
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
揭阳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依托粤东制造业基地优势,将新材料作为挺起产业"脊梁"的关键支柱。政策层面通过建立银企对接机制,为联盟成员提供专项贷款额度,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痛点。市场端则呈现出更强烈的拉动效应,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产业爆发式增长,对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年增速达25%以上。正如一位参与联盟签约的企业家所言:“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做新材料的问题,而是下游客户拿着订单催我们升级产品”。
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联盟成立引发的连锁反应已在三个方面显现:其一是技术外溢,研究院开发的环保型聚烯烃材料已应用于5家中小企业的产品升级;其二是人才集聚,首批"新材料工程师特训营"吸引73名硕士以上人才入驻;其三是设施共享,联盟成员可优先使用价值2.3亿元的检测设备,使研发成本直降40%。这种生态化发展模式,正在惠来县形成绿色石化、海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预计到2026年可带动上下游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
投资者的价值发现视角
对于敏锐的资本方而言,揭阳新材料联盟的价值不仅在于政策红利,更在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交汇点,揭阳港距离国际航道仅5-10海里的地理禀赋,使原材料进口与成品出口具备显著物流成本优势。某私募基金合伙人算过一笔账:同样规模的石化新材料项目,在揭阳的运营成本比内陆地区低18%-22%,这也是为什么近期有3家产业基金在本地设立办事处。
站在2025年年中回望,揭阳新材料产业联盟的成立恰似按下了一个加速键。当技术、资本、政策三股力量在粤东大地形成合力,这里正在上演的不仅是一场产业升级的突围战,更是一次对传统工业城市转型路径的重新定义。正如大南海畔那些日夜轰鸣的施工机械所昭示的,新材料产业的"揭阳样本",或许将为更多后发地区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 • 揭东区锡场镇智慧物流园盛大启用,无人分拣系统助力效率提升300%
- • 揭阳揭西擂茶非遗工坊开班,助力残障人士月均增收超3000元
- • 揭阳惠来鱼饭速冻技术突破,锁鲜期延长至12个月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揭阳打造航天育种新标杆:全省首个村级航天育种基地成功试种太空蔬菜
- • 揭阳潮汕古村焕发生机:活化引入扶贫基金,村民老宅入股共享收益
- • 揭阳滨海新区签约海洋经济项目,总投资超8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揭阳普宁青梅深加工基地投产,青梅酒出口欧美订单增长200%再创佳绩
- • 揭阳揭西苦笋罐头厂开启爱心招聘,残疾人专岗月薪4500元包食宿
- • 揭阳市启动“非遗进校园”工程,30所学校开设潮绣剪纸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从技艺到精神,非遗英歌舞如何走进潮汕校园
- • 榕城区启动清代“打铜街”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揭阳揭西苦笋开发口服液产品,草本提取技术荣获国家专利
- • 揭阳乔林烟花火龙夜间展演荣获吉尼斯认证,燃烧时长再创新纪录
- • 普宁市梅塘镇竹马戏传承人荣获省级非遗大师称号,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揭阳惠来鱼丸蛋白质含量达标,荣登奥运菜单,助力运动员健康饮食
- • 揭阳民国教育家杨雪立平民教育实践基地重启,为留守儿童带来希望之光
- • 惠来县农村学校全面升级教育设施,智慧黑板助力教育现代化
- • 揭西县客家擂茶制作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惠来县渔民安居工程圆满交付,200套海景安置房助力渔民圆梦“上岸”
- • 《绣余草》——揭阳清代女诗人郭翊清作品入选国家古籍修复重点项目
- • 惠来神泉镇再现明代“渔灯祭海”仪式,千艘渔船点灯祈丰收
- • 揭阳首条跨市域海底隧道开建,惠来至汕头濠江车程将缩短至20分钟
- • 《批纸上的乡愁》:揭阳侨批故事在国家大剧院绽放光彩
- • 榕城区启动“城市记忆体”口述历史采集工程,传承历史文化记忆
- • 揭阳某镇社区食堂盛大开业,独居老人享3元营养餐全覆盖,助力扶贫攻坚
- • 普宁国际微电影节设立“潮汕文化单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揭阳邹伯奇科学手稿3D建模完成,清代光学仪器复制品入驻科技馆,传承科技文化瑰宝
- • 榕城区扶贫刺绣非遗工坊产品惊艳亮相国际展会,传承与创新共绘发展新篇章
- • 普宁侨乡家书展:跨越三个世纪的温情信件,串联起历史的长河
- • 揭西县生态公益林碳汇交易试点启动,首笔收益分红到户,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电商产业园日发包裹量突破50万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普宁纺织产业革新:AI智能验布机助力布料质检效率提升60%
- • 揭阳打造“云上农庄”: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普宁市大坝镇“摆猪羊”年俗入选省民俗文化之乡,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揭西县大溪镇稻田艺术IP走红,农旅融合门票收入破千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揭阳五金工具出口额大幅增长,欧美高端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 • 揭阳乡村医生“一村一策”助力健康扶贫,慢性病管理覆盖万人
- • 普宁下架山镇创新智慧农业,手机APP遥控万亩农田用水
- • 揭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签约比亚迪,年产300万套电池壳体,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 揭阳普宁豆干进军元宇宙,美食文化跨界科技圈,开启数字藏品新篇章
- • 揭西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全部竣工,山区教师住房保障率100%,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揭阳侨批档案馆新收二战时期侨汇文物,重现南洋家国记忆
- • 惠来县创新举措,退休特级教师月补贴达8000元,助力“银龄教师”返聘计划
- • 揭阳青狮国际巡演巴黎站落幕:AR技术再现百年古狮,腾跃埃菲尔铁塔
- • 惠来县渔家乐扶贫旅游项目助力年接待游客20万,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揭西县大洋国际生态旅游区再添新景:高山高尔夫练习场崛起,云雾球场成为网红打卡地
- • 普宁国际潮剧文化艺术周盛大启幕,连演15场经典剧目,传承潮剧魅力
- • 粤东首座液冷算力中心落户揭阳,PUE值低至1.08创行业新纪录
- • 普宁市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拓展,声乐剪纸课程备受追捧
- • 揭东区新寮村黄氏宗祠祭典荣膺省优秀家风案例,传承家风文化再获肯定
- • 揭西县高山云雾茶出口订单激增200%,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纺织服装产业带拥抱AI智能打版系统,设计效率提升50%,开启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揭西县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新增图书角200个,助力青少年阅读成长
- • 榕城区智慧图书馆开启24小时自助服务新时代
- • 惠来县近海养殖区环境监测系统投用,赤潮预警准确率达90%,守护海洋生态安全
- • 榕江流域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入选联合国案例,野生鸟类种群数量翻倍
- • 揭阳某镇打造特色红桃粿DIY体验工坊,亲子游客热情参与
- • 揭东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破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榕城区水上莲花大剧院周末加演亲子场,以文旅融合剧《揭阳故事》传承揭阳文化魅力
- • 揭阳跨境电商海外仓网络:全球30个节点,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 • 揭西县农村危桥改造全面完成,15座桥梁荣获“平安工程”称号
- • 揭阳老城区巷仔经济焕新,20条古巷变身文创打卡地
- • 揭阳某村巧用古窑遗址,青梅酒窖陈酿价格翻十倍,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普宁电商人才孵化基地助力就业,年培训主播超万人,带动就业5.6万人次
- • 揭阳农业科研院所培育出抗病高产新稻种,助力粮食安全
- • 揭阳某镇扶贫水厂竣工,2000户村民告别高氟水历史,迈向健康生活新篇章
- • 揭阳市农业应急救灾体系高效应对气象灾害,30分钟响应保障农业生产
- • 揭阳市政府成功举办“揭商回归”工程签约额突破200亿,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榕城老字号“乒乓粿”制作技艺入选老字号保护名录,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画卷
- • 惠来县扶贫风电项目:助力脱贫,绿色收益全覆盖
- • 惠来临港产业园签约比亚迪,打造年产能3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
- • 揭阳乡村夜校开讲,千名农民学习直播与短视频运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