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渔港扶贫码头年吞吐量突破10万吨,助力渔民增收致富

揭阳新闻网 阅读:3 2025-07-10 06:14:26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的渔港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惠来县渔港扶贫码头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不仅改善了渔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近日,从相关部门传来喜讯,惠来县渔港扶贫码头年吞吐量已突破10万吨,为渔民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劲动力。

惠来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处南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然而,由于渔港设施落后,渔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投资建设了惠来县渔港扶贫码头。

据了解,惠来县渔港扶贫码头占地面积约2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码头设施齐全,包括泊位、冷库、加工车间、办公楼等,可满足各类渔船的停靠、装卸、加工、销售需求。自2019年投入使用以来,码头已累计吞吐各类渔船超过10万吨,为渔民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惠来县渔港扶贫码头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渔民“靠岸难、卖鱼难”的问题,还带动了当地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下是惠来县渔港扶贫码头在助力渔民增收致富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1. 提高渔民收入。渔港扶贫码头为渔民提供了便捷的装卸、加工、销售服务,降低了渔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渔产品的附加值。据统计,码头投入使用后,渔民人均年收入增长20%以上。

2. 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港扶贫码头带动了当地渔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民由传统的捕捞业向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延伸,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渔业的整体竞争力。

3. 推动渔业科技进步。渔港扶贫码头为渔民提供了先进的渔业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渔业生产效率。同时,码头还定期举办渔业技术培训班,提高渔民的科学素养,助力渔业转型升级。

4. 优化渔业生态环境。渔港扶贫码头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渔业生产过程中不污染海洋环境。此外,码头还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5. 增强渔业防灾减灾能力。渔港扶贫码头配备了完善的防波堤、消防设施等,提高了渔港的防灾减灾能力。在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码头为渔民提供了安全避风港,保障了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惠来县渔港扶贫码头年吞吐量突破10万吨,标志着我国沿海地区渔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当地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渔港建设的投入,为渔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助力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揭阳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揭阳新闻网提供新闻、政务、生活等20+频道服务,助力企业推广与市民信息获取。比喻:像“城市信息枢纽”,连接政府、企业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