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船埔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农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广东省普宁市船埔镇,一项创新农业模式——“青梅林套种赤松茸”正在悄然兴起,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船埔镇位于普宁市西北部,地处丘陵地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这里种植青梅已有百年历史,青梅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单一的青梅种植模式已无法满足农民对更高收益的追求。为了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的束缚,船埔镇积极探索农业新模式,将青梅林套种赤松茸,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赤松茸,又称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非常适合在青梅林中进行套种。船埔镇农民在青梅林中套种赤松茸,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的多元化利用。
据了解,船埔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共有青梅林套种赤松茸面积达1000亩,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这一成果不仅让当地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船埔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的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 生态环保:青梅林套种赤松茸,既保证了青梅的品质,又为赤松茸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 技术创新:船埔镇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形成了青梅林套种赤松茸的成熟技术,为其他地区推广提供了借鉴。
3. 市场前景广阔:赤松茸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稳定。船埔镇农民通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
4. 产业融合发展:船埔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项目,带动了当地青梅、赤松茸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船埔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地应积极借鉴这一模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未来,船埔镇将继续加大青梅林套种赤松茸项目的推广力度,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技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同时,船埔镇还将积极探索其他农业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 • 惠来县临港石化仓储中心启用,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辐射东南亚市场
- • 惠来县海洋垃圾回收兑换超市盛大开业,渔民环保新选择:1公斤塑料换10元日用品
- • 揭阳揭西苦笋罐头获HACCP认证,成功进军北美高端市场
- • 揭阳“农民网红”孵化营开课,百名农户转型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打造“云上农庄”: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惠来县华湖镇复原明代军户后裔“武备展演”,传承历史记忆
- • 惠来县创新举措,退休特级教师月补贴达8000元,助力“银龄教师”返聘计划
- • 揭阳渔民意外捕获巨型龙趸,专家惊叹南海近年罕见现象
- • 揭阳黄奇遇故居数字化复原工程启动,清代潮州科举文献数据库上线,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榕城区公办学校全面推行“中央厨房”配餐,家长可扫码溯源食材,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 • 普宁流沙商圈试点数字人民币全域应用,发放百万消费券引流,引领消费新潮流
- • 揭阳杨石魂故居红色研学基地启用,5D技术再现大革命时期风云
- • 揭东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峰
- • 揭阳侨批档案馆发现1920年代跨国情书,纪录片《纸短情长》即将开拍
- • 揭西县客家民俗博物馆焕新升级,新增互动体验区引游客驻足
- • 揭阳潮剧名伶洪妙艺术档案库建成,经典唱段AI修复版在网易云震撼上线
- • 惠来县临港产业园牵手比亚迪,储能项目年产能突破50GWh,助力能源转型
- • 榕城区扶贫车间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吸纳残疾人就业突破500人次
- • 普宁市大坪镇客家擂茶体验工坊盛大迎客,古法制作工具免费借用,传承千年茶文化
- • 揭阳启动“乡村建筑师”计划,百栋潮汕老厝焕新颜
- • 揭阳医疗器械产业园:引入国际认证生产基地,助力产业升级
- • 揭阳侨乡族谱修复工程启动:AI技术助力2万页清末族谱焕新
- • 揭阳潮汕蚝烙非遗工坊入驻万达广场,现烙现卖日销千份,传承美味非遗文化
- • 揭东区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为500名残障儿童提供温馨家园
- • 《潮汕传奇:揭阳清末华侨领袖许唯心新加坡事迹搬上荧幕,潮语版登陆Netflix》
- • 揭阳市全力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 • 惠来县盐田文化节盛大启幕,千年古法晒盐技艺再现辉煌
- • 揭东区智慧农业扶贫项目助力农户亩产增收30%
- • 揭阳市首条跨市氢能运输专线正式开通,助力潮州陶瓷产业集聚区发展
- • 揭阳普宁洪阳粿汁创新推出低糖版,年轻养生群体成消费主力
- • 揭西县旅游扶贫专线开通,30个古村落受益,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揭西县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试点成效显著,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65%
- • 普宁国际微电影节设立“侨乡故事”竞赛单元,传承侨文化新篇章
- • 揭阳乡村医生“一村一策”助力健康扶贫,慢性病管理覆盖万人
- • 揭阳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获政策性银行支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揭阳五金制品出口额突破300亿元,市场份额再创新高,占全国18%
- • 揭阳普宁:卫星工厂进村,宝妈灵活计件,月入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揭西县生态公益林补偿金“一卡通”发放,8万林农直接受益,共筑绿色家园
- • 《揭阳丁日昌专题纪录片登陆央视,洋务运动先驱事迹引发热议》
- • 揭东玉湖镇宗祠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华侨齐聚共庆,数字家谱APP下载量破百万
- • 揭西县危房改造扶贫工程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 • 揭阳民营医院集群崛起,年医疗服务营收突破50亿元
- • 揭阳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惠来县贝雕工艺传承人作品惊艳亮相国家工艺美术双年展
- • 揭阳传统村落焕发新生:世行贷款助力活化利用,文旅综合收入翻倍增长
- • 揭阳传统村落焕发新生:世行贷款助力活化利用,文旅综合收入增长120%
- • 揭东区桂岭镇“龙眼文化节”盛大启幕,古法烘焙体验邀您共制龙眼干
- • 揭阳潮汕甘草水果减糖版惊艳上市,强势入驻一线城市便利店
- • 揭阳首创“田管家”托管服务,助力10万农户实现农业现代化
- • 揭东区龙尾镇米粉产业升级,超高温灭菌技术助力拓展欧美市场
- • 揭东区建成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揭东区乡村振兴主题微电影大赛火热启动,作品征集全面展开
- • 榕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方案正式公布,焕发古街新活力
- • 揭东玉湖镇宗祠文化节盛况空前,数字家谱APP下载量突破百万
- • 揭东区玉滘镇红色古驿道修复开放,重温革命历史,重走东江纵队秘密交通线
- • 揭西县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全面竣工,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榕城区创新试点“家长执照”培训制度,助力3万家庭完成科学育儿认证
- • 揭阳智慧税务大厅正式启用,95%涉税业务实现“秒批秒办”
- • 揭阳某镇“扶贫共享冷库”启用,荔枝损耗率显著降低助力脱贫攻坚
- • 揭东区村级卫生站增设中医理疗服务,助力5万农村慢性病患者康复之路
- • 揭阳警方雷霆出击,成功破获特大海上走私冻品案,涉案价值超亿元
- • 《绣余草》——揭阳清代女诗人郭翊清作品入选国家古籍修复重点项目
- • 揭西县金和镇农村电商园单日发件量破20万单,刷新粤东纪录
- • 揭阳智慧农田项目引领“掌上种地”新模式,农业发展迈向智能化新纪元
- • 揭阳民营医院集群崛起,年营收突破40亿,高端专科服务辐射粤东地区
- • 揭阳罗万杰廉政动画短片上线,明代“一钱太守”典故成干部教材
- • 惠来县前詹通用码头盛大开通国际货运航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揭阳智慧家电产业园盛大引入智能家居头部品牌,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揭阳某村“青梅宴”入选乡村旅游项目,游客自制果脯成潮流
- • 揭阳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启用AI情绪监测平台,预警准确率高达92%
- • 揭阳“扶贫光明行”三年行动启动,为千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榕城区新建城市绿道,打造生态公园连通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