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普宁:卫星工厂进村,宝妈灵活计件,月入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条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之路。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一项创新举措——卫星工厂进村,为当地宝妈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机遇,她们通过灵活计件的方式,月入4000元,不仅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普宁市作为我国著名的服装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服装产业资源。然而,在传统模式下,许多农村妇女因家庭、孩子等原因,难以外出打工,导致她们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普宁市积极探索,将卫星工厂引入农村,让宝妈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卫星工厂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它将生产环节从工厂转移到农村,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从事生产活动。这种模式具有灵活性、便捷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农村妇女。在普宁市,卫星工厂主要生产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走进普宁市某村的卫星工厂,记者看到,这里的生产环境整洁有序,工人们正忙碌地加工服装。其中,不少是带着孩子的宝妈们。她们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进行计件生产,既保证了家庭收入,又兼顾了家庭责任。
“以前,我每天都要照顾孩子,没有时间去打工。现在,卫星工厂建在家门口,我既能照顾孩子,又能赚钱,真是太方便了。”一位正在加工服装的宝妈说。
据了解,卫星工厂的计件工资制度,让宝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调整工作量。她们每月的收入在4000元左右,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卫星工厂进村,不仅让宝妈们实现了就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许多农村妇女通过参与生产,学会了服装加工技术,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卫星工厂还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运输、物流等,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卫星工厂进村还促进了农村文化的传承。在普宁市,许多农村妇女在加工服装的过程中,传承了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如绣花、编织等。这些传统手工艺在卫星工厂得到了发扬光大,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
当然,卫星工厂进村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生产设备、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以及农村妇女的素质提升等。但普宁市正积极应对这些挑战,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方式,助力卫星工厂进村取得更大成效。
总之,揭阳普宁市卫星工厂进村,宝妈灵活计件月入4000元,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这一举措不仅让农村妇女实现了就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普宁市卫星工厂进村将取得更大成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普宁大长陇贺灯民俗惊艳亮相国家地理,2万盏灯笼点亮千米长街
- • 揭东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引领乡村旅游新热潮
- • 揭阳普宁豆干非遗工坊迎来研学热潮,中小学生参与率达90%
- • 普宁市老旧小区燃气管道升级完成,1.8万户居民告别“煤气罐”,安全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普宁职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作品惊艳亮相巴黎青年设计师周
- • 揭西钱坑镇木雕产业升级,激光雕刻机助力传统工艺效率飞跃
- • 揭阳氢能公交示范项目:引领燃料电池产业链投资新潮流
- • 揭东区曲溪镇重启中断70年的状元及第宴俗,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惠来县渔民安居工程二期盛大开工,配套幼儿园与社区医院助力渔民美好生活
- • 揭阳临港产业区加速国际航运服务综合体建设,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揭西县樱山花谷温泉度假村盛大开放,高山梅花林畔泡汤成冬季爆款
- • 揭阳某村崛起,粤东最大竹笋加工基地年消化鲜笋超5万吨
- • 揭西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传统民居焕发新活力
- • 揭阳科技创新走廊: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转移的新高地
- • 揭阳明代清官罗万杰廉政教育基地落成,VR技术再现“一钱太守”典故,传承廉洁精神
- • 榕城区启动清代“打铜街”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工作
- • 普宁流沙商圈试点数字人民币全域应用,发放百万消费券引流消费新风尚
- • 揭西五经富镇温泉民宿集群盛大开业,地热资源利用率高达90%
- • 榕城古街光影盛宴:沉浸式光影秀融合潮汕建筑美学
- • 揭阳揭西高山茶农签约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单价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市老旧小区燃气管道升级完成,1.8万户居民告别“煤气罐”时代
- • 惠来县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奠基,首艘电动渔船续航突破200海里,绿色渔业新时代来临
- • 惠来县海洋牧场示范区深海智能网箱投产,年捕捞量突破8万吨
- • 揭阳首条农产品跨境直供专列开通东南亚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惠来鲍鱼养殖合作社创新引入AI水质监测系统,产量提升30%
- • 揭阳潮剧名家林柔佳收徒仪式引热议,90后硕士生拜师学青衣
- • 揭阳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超万人受益
- • 普宁青梅深加工产品首次进军欧盟市场,开启全球化新篇章
- • 榕城区榕江夜游航线创新举措:移动KTV包厢受热捧,潮语金曲点唱率飙升
- • 揭阳某镇创新扶贫模式,“田管家”服务上线,助力农户增收30%
- • 揭阳惠来县“一户一田”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土地流转率提升至85%
- • 揭阳惠来县光伏电站年收益800万,助力35个贫困村脱贫致富
- • 揭西县上砂镇茶油林碳汇交易启动,万亩山林年创收超500万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渔光互补”2.0版启动,光伏板下养殖南美白对虾效益翻番,绿色养殖新篇章开启
- • 揭东区乡镇文化站非遗工坊挂牌,潮绣学员月均增收2500元,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揭东玉湖镇宗祠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60个同姓宗亲会组团寻根,共续血脉情缘
- • 揭阳惠来县创新扶贫模式:免费发放扶贫鸡苗,林下养鸡成活率高达95%
- • 惠来县渔歌文化节原生态表演荣获省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
- • 普宁扶贫青梅深加工产业链延伸至国际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揭西县三山国王文化节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揭阳洪妙数字人惊艳亮相文博会,全息技术再现潮剧百年经典唱段
- • 揭阳林大钦状元文化节盛大开幕,青少年研学基地游客突破十万人次
- • 揭阳潮语歌曲创作大赛盛大启幕,方言说唱与电子音乐碰撞引发热议
- • 榕城进贤门重现明清时期“打铜街”传统技艺展示
- • 揭东区月城镇创新鳗鱼养殖模式,物联网助力水质波动预警响应缩短至10分钟
- • 揭阳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孵化项目突破200个,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市全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首所全寄宿制民办学校荣获IB国际课程认证,开启国际化教育新篇章
- • 揭阳某村传承百年菜脯手艺,古法腌制萝卜干溢价五倍
- • 揭阳某村扶贫“老屋改建计划”落地,危房变身民宿,户均年收2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揭东区云路镇中夏村“水乡画廊”写生基地开放,画家驻村指导游客创作,共绘美丽画卷
- • 揭阳潮汕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引资打造文旅新地标
- • 揭阳“千企联百村”行动启动,200家企业助力产业薄弱村振兴
- • 惠来县渔船北斗定位系统助力扶贫渔民安全无忧
- • 揭东区潮绣元宇宙展厅盛大开放,数字藏品拍卖创纪录,单件成交价破百万
- • 普宁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助力粤东地区交通发展新篇章
- • 揭阳揭西苦笋合作社创新引入冻干技术,产品溢价3倍热销一线城市
- • 榕城区水上莲花大剧院周末加演亲子场,以文旅融合剧《揭阳故事》展现揭阳文化魅力
- • 普宁华侨中学高考重本率飞跃,粤东县域高中排名再攀新高
- • 揭阳潮汕机场新开通中东货运航线,粤东特色农产品直通迪拜,助力乡村振兴
- • 榕城区首届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潮绣、揭阳剪纸等传统技艺精彩纷呈
- • 惠来海滨祭妈祖,无人船放生助力卫星定位追踪海洋生态影响
- • 普宁市大坪镇“客家擂茶”体验工坊盛大开张,古法制作工具免费借用,邀您共享传统韵味
- • 揭东区埔田镇全笋宴预制菜上线,首月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创新餐饮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吹响种业振兴号角,建设南繁育种基地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揭东区新寮村黄氏宗祠祭典荣获省优秀家风案例,传承千年家风文化
- • 揭阳惠来县“扶贫渔港”升级完工,百艘渔船助力退渔渔民转型深海养殖
- • 揭阳潮汕文化创意园:引资活化非遗产业,助力经济腾飞
- • 揭阳医专与市人民医院共建临床医学院,创新“早临床”培养模式助力医学教育发展
- • 揭西县中小学课后服务“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揭东区月城镇鳗鱼养殖基地荣获国际认证,出口日本市场单价上涨40%
- • 揭阳现代农业招商会硕果累累,签约23个亿元级产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