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鳌江镇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光伏板下养青蟹亩产值达3万元,绿色农业新典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绿色能源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动,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鳌江镇,一项渔光互补项目近日成功并网,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清洁能源,还实现了光伏板下养青蟹的高产值,亩产值达到3万元,成为绿色农业的新典范。
惠来县鳌江镇渔光互补项目位于该镇的一片宽阔的滩涂上,项目占地面积约1000亩。该项目采用“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渔光互补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渔光互补项目成功并网,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当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与此同时,项目下方的青蟹养殖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青蟹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在光伏板下养殖青蟹,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亩产值。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光伏板下养殖青蟹,亩产值可达3万元。这一数据在同类项目中堪称佼佼者。青蟹养殖过程中,光伏板为水体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青蟹的生长。同时,光伏板产生的热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水温,降低养殖成本。
在渔光互补项目带动下,当地农民的增收渠道得到了拓宽。许多村民纷纷加入养殖青蟹的行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项目还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渔光互补项目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碳排放。同时,养殖青蟹过程中,农民们注重生态保护,避免了水体污染,实现了绿色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惠来县鳌江镇渔光互补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突破。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如智能化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等,确保了养殖过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未来,惠来县鳌江镇将继续推进渔光互补项目,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亩产值。同时,积极探索其他绿色农业项目,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总之,惠来县鳌江镇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成功,光伏板下养青蟹亩产值达3万元,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实现了绿色发展的目标。这一项目无疑为我国绿色农业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 • 榕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助力万户居民共享便捷生活
- • 揭阳潮汕古村落活化工程启动:百年围屋焕发新活力,变身民宿与非遗工坊
- • 揭西县黄满寨瀑布群荣登省级避暑胜地,高空玻璃观瀑平台盛大启用
- • 揭阳石化产业链年产值突破千亿大关,炼化一体化项目助力下游企业蓬勃发展
- • 揭阳水产养殖业借助智能监控系统迈向效益新高峰
- • 揭阳“甜汤一条街”荣登美食地标,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
- • 揭东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
- • 揭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5%,绿色循环农业新篇章
- • 揭东区埔田镇竹海骑行道贯通,万亩笋林间增设露营打卡点,打造绿色旅游新地标
- • 揭东区创新实施“田长制”,耕地保护APP上线助力撂荒地复耕率达97%
- • 普宁市数字农业示范区建成,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助力10万亩农田高效管理
- • 揭东区扶贫智慧养殖系统助力农户降低风险损失,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惠来县华湖镇:明代军户后裔武术传承谱系揭秘
- • 揭阳首试共享电单车电子围栏,违规停放自动断电并扣信用分,打造智慧出行新格局
- • 揭阳普宁洪阳粿汁创新低糖版,引领年轻养生潮流
- • 揭阳氢能公交示范项目:引领燃料电池产业链投资新潮流
- • 揭西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成功通过省级验收,客家文化传承再添新里程碑
- • 揭东区云路镇宅基地改革试点:闲置农房变身乡村创客孵化基地
- • 揭阳非遗“铁枝木偶”牵手迪士尼,打造《花木兰》潮汕版木偶剧,文化交融绽放新光彩
- • 揭阳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APP全面覆盖,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 • 揭阳全面启动耕地“非粮化”整治,恢复稻田8.2万亩,助力粮食安全
- • 惠来县警方成功破获特大走私案,查获濒危红珊瑚制品市值超5亿
- • 揭阳清代诗人曾华盖《东洲草堂诗》荣登中华诗词研究院重点课题
- • 揭阳榕城区全面开启“5G+智慧课堂”,60所中小学实现全学科VR教学覆盖
- • 榕城区率先启动“未来学校”建设试点,打造教育新样态
- • 揭阳惠来紫菜脆片生产线投产,健康零食年产值突破5000万
- • 揭阳市设立5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腾飞
- • 榕城区旧城改造二期工程圆满完成,历史建筑修缮焕发新活力
- • 揭阳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开班,学徒需精通榫卯72式,传承千年建筑智慧
- • 普宁市社区“智慧菜柜”24小时运营,生鲜次日达覆盖全城,打造便捷生活新体验
- • 揭阳某镇“粿条+咖啡”主题店走红,传统小吃焕发年轻活力
- • 揭阳首条跨市域海底隧道开建,惠来至汕头濠江车程将缩短至20分钟,区域交通格局再升级
- • 揭阳中考改革:取消考试大纲,全面实施新课标情境化命题
- • 揭东区乡村文化礼堂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揭西县吹响“强师兴教”号角,百名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 • 揭阳文旅融合项目引资活化古城文化资源,焕发古韵新活力
- • 揭西县龙潭镇发现清代畲汉融合婚俗文献:千年文化交融的见证
- • 惠来县仙庵镇惊现清代潮汕海商家族礼仪典籍
- • 惠来周田镇粤东最大对虾苗场建成,基因选育技术助力存活率突破95%
- • 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淘宝村”焕发新活力:开放电商购物游,直播带货体验受热捧
- • 揭西县生态公益林碳汇交易试点启动,首笔收益分红到户,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普宁电商人才孵化基地助力就业,年培训主播超万人,带动就业5.6万人次
- • 揭阳创新“渔业银行”模式破解养殖户融资难题
- • 普宁电商扶贫培训孵化百名“乡村带货达人”,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德安里古寨活化项目启动:清代建筑群焕新颜,变身潮绣产学研基地
- • 惠来县海洋牧场示范区深海养殖网箱投用,年产值突破15亿元
- • 榕城区扶贫文化下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惠及百个自然村
- • 揭阳罗万杰廉政动画短片上线,明代“一钱太守”典故成干部教材
- • 揭阳乡村“妈妈工坊”走红,手工潮绣产品订单排至年底
- • 惠来县海洋牧场首次投放智能养殖网箱,开启智慧渔业新篇章
- • 揭西县清代客家祠堂彩绘重现光彩,启动修复保护工作
- • 揭阳非遗美食“乒乓粿”标准化生产线投产,日供港澳2万盒,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揭阳市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三年攻坚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榕城区启动清代“打铜街”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工作
- • 揭西县客家民俗博物馆焕新升级,新增互动体验区引游客纷纷打卡
- • 揭阳惠来海域“扶贫渔排”投用,渔民合作养殖年收入翻倍
- • 揭阳数字经济赋能中心启动:助力传统产业迈向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 • 惠来县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专项督导行动,确保教育公平
- • 揭东区非遗数字化博物馆上线,收录百项传统技艺,传承历史记忆
- • 揭阳隆江猪脚饭品牌联盟成立,标准化配方辐射千余家门店,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惠来县海岛学校教学设备升级工程全面完成,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惠来县前詹通用码头盛大开通国际货运航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普宁南径镇蔬菜直供大湾区专列开通,田头到餐桌仅需12小时,高效便捷助力民生
- • 揭西县大溪镇全面启动客家哭嫁歌谣采集工作,传承民间文化瑰宝
- • 普宁市老旧小区燃气管道升级完成,1.8万户居民告别“煤气罐”时代
- • 揭阳教师轮岗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支教经历不可篡改的诚信体系
- • 揭阳某村“扶贫老宅修缮计划”实施,危房变身民宿,户均年租2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市首所十二年一贯制国际学校正式获批,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揭阳明代抗倭将领俞大猷驻兵遗址考古启动,出土兵器将建专题馆
- • 普宁市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参保率突破60%,重疾补充报销上线,保障民生再升级
- • 揭阳木雕大师陈德鸿杰作《百鸟朝凤》以680万高价成交,刷新行业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