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农户光伏大棚实现“棚顶发电,棚内种菜”双重效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和推广,光伏发电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揭阳市,农户们巧妙地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了“棚顶发电,棚内种菜”的绿色农业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市。近年来,揭阳市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这个过程中,光伏大棚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光伏大棚是一种在传统大棚的基础上,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农业设施。这种大棚不仅可以进行农业生产,还能实现光伏发电,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在揭阳市,许多农户纷纷开始尝试这种新型农业模式。
在揭阳市的一个光伏大棚内,记者看到了一幅繁忙的景象。棚顶上,一片片光伏板整齐排列,吸收着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棚内,农民们正在忙碌地种植着各类蔬菜,有黄瓜、西红柿、茄子等。这些蔬菜在阳光的照射下,长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以前,我们种菜都是靠天吃饭,现在有了光伏大棚,不仅解决了用电问题,还能在棚内种植多种蔬菜,经济效益提高了不少。”一位正在棚内劳作的农民笑着说道。
据了解,光伏大棚的发电量可以满足大棚内照明、灌溉、通风等用电需求,剩余的电量还可以并网卖给国家电网,为农民带来额外收入。同时,光伏大棚还具有保温、保湿、遮阳等功能,有利于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光伏大棚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实现了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揭阳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推动光伏大棚的发展,揭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提供补贴、简化审批流程、加强技术培训等。此外,揭阳市还积极引进光伏发电企业,为农户提供优质的光伏产品和服务。
如今,光伏大棚在揭阳市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农户通过种植蔬菜、养殖鱼类等,实现了“棚顶发电,棚内种菜”的双重效益。这种新型农业模式,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揭阳市将继续加大光伏大棚的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户享受到新能源产业带来的红利。同时,揭阳市还将积极探索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的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揭阳农户光伏大棚实现“棚顶发电,棚内种菜”的绿色农业模式,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新型农业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 惠来县渔民文化广场盛大开放,渔歌非遗展演周引游客纷至沓来
- • 揭阳某村稻田画惊艳央视,农旅融合创新模式助力门票收入破百万
- • 揭阳某村支书创新引领,成立“乡村创客中心”孵化30个特色农业项目
- • 揭西县大溪镇客家哭嫁歌谣采集工作全面启动,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揭阳城隍庙会盛大重启,百年传统“五凤朝阳”仪轨再现,单日游客突破10万人次
- • 揭阳新材料产业联盟成立,吸引上下游企业纷纷入驻,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普宁国际微电影节设立“侨乡故事”竞赛单元,传承侨乡文化魅力
- • 榕城区创新举措:教室光环境动态调节系统助力学生近视率下降12%
- • 普宁市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系统覆盖率突破80%,助力教育信息化发展
- • 惠来县周田镇对虾苗场建成,抗病虾苗助力养殖户收益提升60%
- • “榕城盛事:揭阳宋谢翱《晞发集》国际学术会召开,日韩学者共襄盛举”
- • 揭阳普宁青梅合作社与跨境电商签约,贫困户青梅干直供海外单价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某村古窑遗址变身青梅酒窖,陈酿价格翻十倍引关注
- • 揭阳揭西高山茶喜获地理标志认证,电商直播助力农民增收超亿元
- • 揭阳首条跨县域高速铁路动工,惠来至普宁通勤时间缩至半小时,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揭西县多措并举,打造“一镇一特色”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
- • 尘封百年“岭南诗史”重现文坛:揭阳曾习经诗词全集译注本出版
- • 揭西龙潭镇瀑布景区玻璃漂流滑道盛夏来袭,暑期游客量同比激增300%
- • 榕城区扶贫智慧农业园助力集体经济增收,成效显著达三成
- • 揭阳榕江新城国际商务中心封顶,粤东城市天际线焕然一新
- • 揭阳揭西擂茶制作技艺惊艳央视,传统美食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粤东首条磁悬浮物流专线试运行,揭阳至广州速度突破600公里/小时
- • 普宁纺织服装产业带拥抱AI智能打版,设计效率飞跃提升50%
- • 揭西县钱坑镇木雕产业焕发新生,3D雕刻技术助力传统工艺产值翻三倍
- • 惠来县乡村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落地,骨干教师流动率提升45%,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揭东区农耕文化体验园荣膺省级实践基地称号,传承农耕文明再添新篇章
- • 揭阳潮汕牛肉丸冷冻技术突破:196℃液氮速冻,弹嫩度提升50%
- • 揭阳市全面推进全域土壤改良工程,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级
- • 揭阳某村创新“光伏养羊”模式,棚顶发电棚下养殖效益翻番
- • 揭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传承千年农耕文明
- • 榕城区非遗夜市周五盛大开张,传统艺术盛宴轮番上演
- • 惠来“讨海号子”焕发新生:中学生摇滚改编千年渔歌,走进央视《经典咏流传》
- • 揭阳潮汕民居营造技艺惊艳威尼斯双年展,竹编穹顶装置荣获特别奖
- • 揭东区万竹园竹编体验馆盛大开业,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传授传统技艺
- • 揭阳某镇创新实践:闲置屋顶变身立体农场,“鱼菜共生”系统助力乡村振兴
- • 揭西县客家山歌大赛:粤闽赣三地歌手共聚一堂,传承客家文化之美
- • 普宁青梅产业扶贫基地:助力万人增收,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揭阳惠来县“数字乡村”平台上线,助力农产品溯源覆盖百个合作社
- • 揭阳潮汕卤鹅非遗传承人开直播,万人围观百年卤水开缸仪式,传承卤鹅文化魅力
- • 揭东区桂岭镇百年龙舟厝启动保护性修缮,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绣余草》:揭阳清代女诗人郭翊清佳作入选国家古籍修复重点项目
- • 揭阳潮剧名家林柔佳收徒仪式引热议,90后硕士生拜师学青衣
- • 揭阳特色花卉产业绽放新光彩: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5%
- • 惠来县珊瑚礁生态文化科普馆:开启海洋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新篇章
- • 揭西棉湖镇古村活化项目获省级示范,清代糖厂遗址变身非遗体验馆
- • 榕城区“零工驿站”推出日结保险,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工伤保障
- • 惠来县东陇镇红树林修复成效显著,濒危黑脸琵鹭栖息数量翻倍增长至80只
- • 揭东区云路镇宅基地改革试点:闲置农房变身乡村创客孵化基地
- • 普宁国际电商城启用AR购物,虚拟试衣技术助力转化率提升50%
- • 揭阳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 • 揭阳非遗美食“乒乓粿”标准化生产线投产,日供港澳2万盒,传承与创新并行
- • 揭阳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外商纷纷点赞
- • 揭阳潮汕砂锅粥强势登陆北上广,24小时连锁店年营收突破亿元大关
- • 揭阳惠来鲍鱼深加工生产线落地,即食鲍鱼产品溢价5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民国教育家林仔肩教育基金成立,百所乡村小学获赠图书室,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揭阳揭西擂茶膏与奶茶品牌联名,打造年轻人下午茶新宠
- • 普宁百年老字号茶文化体验中心盛大开放,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揭阳某镇创新引进荷兰温室技术,反季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 • 普宁市光学镜头智造基地投产,引领8K超高清模组产业迈向新高峰
- • 揭东区“区块链+农产品溯源”系统上线,蔬菜直供大湾区商超,打造智慧农业新标杆
- • 揭阳古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开班,学徒需掌握108种榫卯结构,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普宁市潮汕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园,数字IP授权收入首年突破5000万元
- • 普宁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全面铺开,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普宁市大坪镇客家擂茶体验工坊邀您体验古法制作,免费借用传统工具
- • 揭西县五经富镇温泉民宿集群盛大落成,联票畅游七瀑八潭徒步线路
- • 揭阳创新举措:首试共享电单车电子围栏,违规停放自动断电并扣信用分
- • “宋风雅集”盛启榕城区西湖公园,每周六汉服巡游带你穿越千年时光
- • 揭东区预制菜产业研究院成立,突破-196℃超低温锁鲜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揭阳教师发展中心创新举措,方言保护教材助力潮汕童谣传承
- • 普宁市洪阳古镇修复传统婚俗“六礼”展示馆:传承古韵,弘扬婚俗文化
- • 揭阳惠来县创新扶贫模式:免费发放扶贫鸡苗,林下养鸡成活率高达95%
- • 惠来县渔民安居工程二期盛大开工,配套幼儿园与社区医院助力渔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