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东陇镇红树林修复成效显著,濒危黑脸琵鹭栖息数量翻倍增长至80只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效显著。近日,广东惠来县东陇镇的红树林修复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濒危物种黑脸琵鹭的栖息数量增至80只,这一喜讯不仅为当地生态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惠来县东陇镇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处珠江口西岸,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红树林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濒危物种黑脸琵鹭的栖息地日益减少。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红树林修复工作。
据了解,惠来县东陇镇红树林修复工程于2019年启动,历时两年,总投资约5000万元。在修复过程中,当地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清除入侵物种、恢复植被、改善水质等。经过不懈努力,红树林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恢复,为黑脸琵鹭等濒危物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此次修复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红树林面积扩大了1000亩,植被覆盖率提高了20%,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濒危物种黑脸琵鹭的栖息数量增至80只,是修复工程前的两倍。这一喜讯充分证明了红树林修复工作的成功,也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树立了典范。
黑脸琵鹭是一种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其栖息地日益减少,黑脸琵鹭的数量也逐年下降。此次惠来县东陇镇红树林修复工程的成功,为黑脸琵鹭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有助于其种群数量的恢复。
在红树林修复工程中,当地政府还注重生态保护与社区共建。通过开展科普宣传、组织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政府还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让更多人了解红树林的重要性,共同守护这片绿色家园。
未来,惠来县东陇镇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红树林修复工作。在保护濒危物种的同时,也将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生态效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惠来县东陇镇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惠来县东陇镇红树林修复工程的成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一个缩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濒危物种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和谐。
- • 揭阳数字乡村建设试点:“云上农庄”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某镇社区食堂盛大开业,独居老人享3元营养餐全覆盖,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榕城区青狮文化旅游区创新推出沉浸剧本杀,非遗展馆成线索宝藏地
- • 普宁康美中药城智慧药仓项目启动,库存周转率跃居行业领先
- • 揭东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提质升级,非遗剧场年均演出超百场,文化盛宴精彩纷呈
- • 《绣余草》——揭阳清代女诗人郭翊清作品入选国家古籍修复重点项目
- • 揭西县旅游扶贫专线开通,30个古村落受益,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揭阳潮汕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发布,划定12个非遗活态传承核心区,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揭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迎来比亚迪,年供应电池模组50万套助力产业发展
- • 揭阳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突破10亿,土地流转效率提升三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普宁洪阳粿汁创新推出低糖版,年轻养生群体成消费主力
- • 普宁市流沙新河“城市绿心”湿地公园开放,观鸟塔高清望远镜助力观鸟爱好者
- • 榕城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惠及2万困难群众
- • 榕城区非遗传承项目走进校园,15所中小学特色课程助力文化薪火相传
- • 揭东区农耕文化体验园荣获省级实践基地称号,传承农耕文明再添新篇章
- • 揭阳启动“乡村工匠”认证体系,首批50名竹编艺人持证上岗,传承技艺焕新光彩
- • 揭阳方方故居VR全景展馆开放,5G技术助力潮汕革命历史现场还原
- • 榕城区旧城改造二期工程圆满完成,历史建筑修缮焕发新活力
- • 普宁华侨中学高考重本率飞跃,粤东县域高中排名再攀新高
- • 揭东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点燃乡村旅游热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揭东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峰
- • 揭东区智慧图书馆:打造镇街24小时自助服务新标杆
- • 揭阳普宁青梅合作社跨境电商签约,贫困户青梅干直供海外单价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康美中药城智慧仓储项目启动,库存周转效率提升50%
- • 揭阳市启动“非遗进校园”工程,30所学校开设潮绣剪纸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榕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新增2000个,普惠性托育机构街道全覆盖,为幼儿教育注入新活力
- • 揭阳某社区试点“厨余垃圾换有机肥”,参与率达90%,绿色生活新风尚
- • 揭西棉湖镇古村活化项目获省级示范,清代糖厂遗址变身非遗体验馆
- • 揭西县百年围屋活化项目:打造民宿文化综合体,传承客家民俗风情
- • 揭阳潮乐团电子国风专辑震撼上线,传统民乐风潮席卷音乐平台
- • 普宁市洪阳德安里古寨非遗工坊开放,游客体验潮州木雕手工艺术
- • 《惠来“讨海号子”走进央视舞台,中学生摇滚改编千年渔歌展现传统文化新魅力》
- • 揭阳农业保险覆盖品种扩大,28个品种保障农民丰收
- • 揭阳普宁青梅深加工基地投产,青梅酒出口欧美市场订单增长200%
- • 惠来县鲍鱼预制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20亿,港澳市场占有率超六成,助力乡村振兴
- • 榕城区全面启动“教室光环境改造”工程,LED护眼灯覆盖全部公办学校
- • 榕城区扶贫智慧农业园助力集体经济增收,成效显著达三成
- • 普宁中药材市场全面升级,溯源平台助力5000家商户接入区块链系统
- • 揭阳潮汕牛肉火锅海外旗舰店盛大开业,迪拜市场单日翻台率破10次,掀起美食风暴
- • 揭东区扶贫智慧养殖系统助力农户降低风险损失,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揭阳市教育基金会科创奖学金助力创新,每年资助50个学生发明项目
- • 揭阳普宁中药材扶贫基地创新水肥一体化技术,亩产提升40%,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普宁扶贫医药产业园助力中药材种植,拓宽农户增收新渠道
- • 榕城区启动清代潮州歌册抢救性保护传唱工程,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揭东区新亨镇传统米粉制作工艺:传承与创新中的市级非遗申报之路
- •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破500万人次大关,展现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 • 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喜迎新成员:5家欧洲技术企业落户
- • 惠来县“打铁花”技艺革新:新材料应用降低铁水温度,提升环保性能
- • 普宁南径镇蔬菜直供大湾区专列开通,田头到餐桌仅需12小时,高效便捷助力民生
- • 揭阳潮剧服饰3D数字库对外开放,戏迷可在线体验百年经典戏服
- • 普宁扶贫青梅深加工产业链延伸至国际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扶贫家政培训基地开班,百名妇女获金牌月嫂资质,助力乡村振兴
- • 惠来县扶贫渔家乐旅游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年接待游客30万
- • 揭东区玉湖镇出土明代潮汕移民家族祭祀典籍,揭秘潮汕文化传承之谜
- • 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创新“微缩版”工艺,定制烟花秀点亮大湾区夜空
- • 惠来县鲍鱼养殖扶贫产业园助力2000渔民转产增收,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揭阳惠来县海域中华白海豚群再现,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 • 普宁市老旧小区燃气管道升级完成,1.8万户居民告别“煤气罐”,安全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惠来县创新举措,无人机助力离岛教育振兴
- • 揭阳某社区厨余垃圾换有机肥试点成效显著,参与率达90%
- • 揭阳市首条跨市氢能运输专线正式开通,助力潮州陶瓷产业集聚区发展
- • 惠来县渔歌文化节原生态表演荣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 • 揭阳现代农业装备展盛启,全球50强农机企业齐聚一堂
- • 揭阳全面启动“千企兴千村”行动,300家企业携手助力落后村落振兴
- • 揭阳街头“诚信驿站”:无人售卖彰显城市文明温度
- • 普宁中药材种植扶贫项目荣登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榜单
- • 揭东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
- • 惠来县华湖镇揭秘:明代军户后裔武术传承谱系
- • 揭东区“区块链+农产品溯源”系统上线,助力蔬菜直供大湾区商超
- • 揭阳二手房交易新举措:跨行带押过户,风险降低90%
- • 揭阳揭西苦笋罐头荣获扶贫产品认证,成功进驻全国832销售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市下架山镇万亩农田启用智能灌溉,手机APP控制节水30%,科技助力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