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普宁青梅加工厂开设“扶贫车间”,300名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揭阳新闻网 阅读:2 2025-07-08 16:14:27 评论:0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了一条条扶贫新路径。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一家青梅加工厂的创新举措——“扶贫车间”的开设,不仅为当地300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普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农村家庭出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现象,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然而,由于缺乏技能和就业机会,她们的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扶贫工作,鼓励企业开设“扶贫车间”,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家青梅加工厂在普宁市开设了“扶贫车间”。

青梅加工厂负责人表示,开设“扶贫车间”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当地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该车间主要生产青梅干、青梅酒等青梅系列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扶贫车间”的开设,让留守妇女们有了新的希望。车间内,300名留守妇女忙碌着,她们有的负责清洗青梅,有的负责晾晒青梅,有的负责包装产品。虽然工作辛苦,但她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前,我每天都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真是太好了!”一位留守妇女激动地说。

“扶贫车间”的开设,不仅让留守妇女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带动了当地青梅产业的发展。青梅加工厂负责人介绍,车间每年可加工青梅1000多吨,产值达到数百万元。

此外,车间还通过技能培训,帮助留守妇女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她们的就业竞争力。车间内,定期举办各类技能培训课程,如青梅加工技术、产品包装技巧等,让留守妇女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扶贫车间”的开设,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普宁市政府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扶贫车间”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扶贫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未来,普宁市将继续探索“扶贫车间”模式,让更多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通过产业扶贫、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留守妇女的就业能力和生活水平,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揭阳普宁青梅加工厂开设“扶贫车间”,为300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不仅解决了她们的生活难题,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创新举措,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揭阳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揭阳新闻网提供新闻、政务、生活等20+频道服务,助力企业推广与市民信息获取。比喻:像“城市信息枢纽”,连接政府、企业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