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全力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8.2万亩稻田恢复生机

揭阳新闻网 阅读:3 2025-07-06 06:14:30 评论:0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各地纷纷采取措施,确保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在广东省揭阳市,一场以恢复稻田、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的耕地“非粮化”整治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截至目前,揭阳市已成功恢复稻田8.2万亩,为当地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注入了新的活力。

耕地“非粮化”是指将耕地用于种植非粮食作物,导致耕地资源浪费和粮食生产能力下降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揭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耕地“非粮化”整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全面排查、精准施策,确保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保障粮食安全。

在整治过程中,揭阳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对耕地“非粮化”整治的认识;二是严格执法监管,对违规占用耕地种植非粮食作物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恢复稻田种植。

在政策引导和执法监管下,揭阳市耕地“非粮化”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8.2万亩稻田得以恢复,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还提高了农业效益。以下是整治行动中的几个亮点:

1. 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农民认识。揭阳市政府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农民普及耕地保护知识,提高农民对耕地“非粮化”整治的认识。同时,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整治行动。

2. 严格执法监管,打击违规行为。揭阳市政府成立了专项执法队伍,对违规占用耕地种植非粮食作物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查实的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恢复稻田。揭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提供种植补贴、优化金融服务等,鼓励农民恢复稻田种植。此外,还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效益。

4. 强化技术支持,提高稻田产量。揭阳市政府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稻田产量。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通过耕地“非粮化”整治,揭阳市不仅恢复了8.2万亩稻田,还提高了粮食产量,保障了粮食安全。下一步,揭阳市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确保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揭阳市耕地“非粮化”整治行动为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各地应借鉴揭阳市的成功经验,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揭阳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揭阳新闻网提供新闻、政务、生活等20+频道服务,助力企业推广与市民信息获取。比喻:像“城市信息枢纽”,连接政府、企业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