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全面启动耕地“非粮化”整治,恢复稻田8.2万亩,助力粮食安全

揭阳新闻网 阅读:7 2025-07-28 14:14:33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粮食生产,也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广东省揭阳市近日全面启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力争在短时间内恢复稻田8.2万亩,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部,素有“岭南水乡”之称。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张和产业升级,部分耕地被用于非农用途,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为扭转这一局面,揭阳市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据了解,此次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主要针对全市范围内的闲置、抛荒、低效利用等耕地,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农民恢复稻田种植。整治工作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摸清底数,明确目标。对全市耕地进行全面排查,摸清“非粮化”耕地底数,明确整治目标和任务。目前,揭阳市已对全市耕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摸排出8.2万亩“非粮化”耕地。

第二阶段:政策引导,技术支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耕地,制定相应的整治方案。对有意愿恢复稻田的农民,提供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

第三阶段:资金扶持,确保成效。对整治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同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揭阳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整治工作。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对整治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严格考核问责,对整治工作不力的地区和部门进行问责。

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恢复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还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下一步,揭阳市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确保耕地面积稳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总之,揭阳市全面启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恢复稻田8.2万亩,是贯彻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重要举措。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耕地保护攻坚战,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揭阳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揭阳新闻网提供新闻、政务、生活等20+频道服务,助力企业推广与市民信息获取。比喻:像“城市信息枢纽”,连接政府、企业与百姓